宅家不出的洋洋
姐姐家的孩子洋洋今年13岁,上初一,自从放寒假,就没有再迈出家门。
“现在放寒假了,孩子每天宅在家中抱着手机、电脑不放,有时候叫他吃饭他都听不到。奶奶怕他饿着,把饭菜直接端到他面前。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他总宅在家里不出门怎么办?会不会憋出病来呀?”姐姐担心地说。
其实和洋洋一样,寒假期间,喜欢宅在家里的孩子不在少数。
因为父母都要上班,又不放心让孩子独自出门,所以很多孩子在放假时就只能一个人整天待在家里,或看电视或沉迷网络,成了“毕加索(闭家锁)”和“居里夫人”
“上学的时候老盼着放假,可放假了又不知道干什么。”洋洋抱怨说,现在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假期过得索然无味。
“拜年就是到各家吃吃喝喝,其实每到春节,家里人多的时候,我会感觉很不安,第一反应永远是躲。”
在不能回避的时候,他常常强迫自己社交,硬逼自己“谈笑风生",紧张到浑身冒汗不说,还常常陷入尬聊。
“和亲戚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有的时候害怕尴尬,就拼命找话说,常常把天聊死,最后干脆不说话,哎,其实我是打心眼里羡慕那些很阳光很活泼,受欢迎的人。”洋洋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他给自己贴上标签——“我不擅社交”。
跟人相处很累的莉莉
和洋洋有着同样困惑的,还有今年上初二的莉莉。春节外出拜年,她也是能免就免,一心一意地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
“过年过节不想和亲戚们相处,我很反感走亲戚,对很多事情也提不上兴趣,大多数时候只想一个人呆着。”在莉莉看来,跟人相处很累,带来的压力感远远大于舒适感。社交往往需要她耗费大大的精力去“应付”,身心俱疲。
为了摆脱社交中这种不自在、不舒服、恐惧的感觉,莉莉通常能躲就躲,能不说话就保持沉默,尴尬了就不停看手机。
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她出来打个照面,就快速回房间一个人呆着。
即便如此,莉莉发现,越是回避社交,自己的社交恐惧也越是强烈。
她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合理的理由——“我性格内向”。
恼人的“社交回避”
生活中,有这类“社交回避行为”的青少年很常见,平日里,他们习惯远离热闹的人群,总是独来独往、形单影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却也自得其乐。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距离感。
其中不乏孤僻不合群的人,但也有外冷内热“两面派”。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想交朋友,却说不出口;想融入群体,却不知道该怎样迈出主动的一步。久而久之,习惯了孤单,即使别人主动抛出交友的橄榄枝,都会下意识性地拒绝和回避。
“社交回避”现象发生在学龄早期(四五岁),青春期之后(十二三岁以后),更为突出。女性“社交回避”的发生率高于男性。
很多时候,这类人群以为只要避开社交,躲进自己的舒适圈就好了,或者以为强迫自己融入,次数多了自然变得擅长。
但这样的处理方式,正在让他们陷入
“社交恐惧——回避——强迫尬聊——受挫——更加恐惧社交——否定自我” 的恶性循环中,自信心备受打击,甚至人生际遇也悄悄发生改变。
“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建立内心世界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应该面对和适应真实的社会生活,而不是一个人在家‘自得其乐’,或者到网上去寻找虚拟的生活空间。”家长担心地说。而且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门,缺少运动,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告别社交恐惧,你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不积极、不喜欢与人相处,是一种自我的不认可,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是不看好自己的一种表现。其实没有谁真正喜欢过一种封闭式的生活。”心理专家表示,“社交回避”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深处都藏着深深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孩子们只是用回避的方式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包裹起来了。
研究发现,长期回避社交,还会改变大脑分泌的神经化学物质,让性格变得更加敏感、胆小,更容易表现出易怒、压抑、注意力散漫等状态,甚至衍生出抑郁、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回避社交,是孩子需要心理帮助最明显的讯号。
孩子回避社交超过两周,家长就需要引起重视。当孩子出现不适,回避社交,短时间内能够调整好,问题不大。但是如果超过两周还继续回避,父母需引起重视。
面对“社交回避”型的孩子,父母应避免用极端的方式对待孩子,如:过分地表扬孩子,让孩子形成自恋,对自己要求过高,他也会形成回避。当然也不能过分贬低、批评、要求孩子,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不好、很古怪,也易形成回避。
“当孩子出现回避社交行为时,可以向阳光家长学院的心理咨询师寻求专业的帮助。孩子突然出现回避社交行为,心理咨询能够追溯到具体事件,帮助孩子处理根源问题,缓解不适情绪;帮助孩子习得如何处理此类事件的能力,这对孩子的未来成长意义重大。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家长切勿拖延。”
心理专家指出,社交恐惧、社交焦虑、害羞、内向的人,其实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想法,是非常优秀和有趣的人,只是自己不懂挖掘。在经过系统训练之后,他们同样可以自信地讲话,可以在交往中感到舒服自在,善于用独特的沟通方式,在人际中游刃有余,甚至做到比外向者更优秀。
孩子在家环境比较单一,面对的都是孩子最熟悉亲近的人,但是作为社会人,孩子最终需要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在家能够正常生活,并不意味着进入社会可以自如地处理多种人际关系。找到回避社交问题的根源,才能够帮助孩子成长。
写在最后
人总是活在关系中,需要与人连接,需要被关系滋养,这样才能锤炼出有韧劲的生命力。社交恐惧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个性使然,只是缺少正确的方法得到改变,他们本应该值得更好的生活,别再让社交恐惧成为孩子人生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