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孩子会出现问题行为?
当青春期的孩子出现沉迷网络游戏,和父母对着干,吵架顶嘴,撒谎作弊,厌学逃学,与不良青年来往,甚至有暴力倾向,自闭不出门,自伤自残等问题行为时……家长往往心痛不已,怒不可遏却又无计可施,深陷困境。
当家长竭尽所能地想要立刻纠正、改变孩子时,往往会弄巧成拙,进一步恶化亲子关系,结果是,父母的行为反而成为孩子持续不当行为的新的刺激源。
为什么呢?因为家长在纠正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只揪住孩子表面“让人头疼的问题行为”不放,却忽略了这些问题行为背后,隐藏的信念和真实需求。
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外在行為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水平面下的那一大部分,才是真正的感受、渴望及自我。——萨提尔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4个渴求,分别是:
1.有连结(Connection)
感到有所归属,有安全感、自己有一席之地
2.有能力(Capable)
渴望有能力、能自制自律,能自立
3.有意义(Counts)
孩子自认能对家庭或他人有贡献,感到有价值
4.有勇气(Courage)
孩子有信心面对挑战
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是他们对「如何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有错误的理解,用错了方法。
家长只有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与需求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与孩子建立更好的沟通互动方式。
四大错误观念与目的
1 过度寻求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得到你的注意力时,我才有归属感。
2 争夺权力──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至少你不能指使我,我才有归属感。
3 报复──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4 自暴自弃──错误观念:我不可能争取到归属感。算了,放弃。
《正面管教》作者简.尼尔森(Jane Nelsen)指出,同样的一个外在行为,背后想追求的可能是四种错误目的当中的任何一种。
例如:
孩子不做作业,TA目的可能是吸引你的关注(注意我),可能是想展现权力(你强迫不了我),可能为了寻求报复(你只在乎成绩,我很伤心,所以我要让你伤心),也可能是表达他们的不胜任感(我就是学不会,做不到)。
如何辨别孩子的行为
属于哪一种错误目的?
最容易的方式是根据你对孩子行为的感受来判断:
Ø 如果你感到烦躁、焦虑、担忧或厌倦了一直给孩子特殊待遇时,那么孩子可能就是在寻求过度关注。
Ø 如果你很生气,感觉受到了挑衅、威胁或被打败,那么孩子就是想争夺权力。
Ø 当你感到受伤、失望、难以置信、厌恶,继而想反击时,那么孩子很可能在寻求报复。
Ø 如果你感到深深的绝望,无能为力,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时,那么孩子的错误目的就是自暴自弃。
错误目的表
二、让孩子看到如何从错误中学习
当父母试图控制孩子,孩子很可能通过反叛的方式来作出回应。当孩子感觉受到伤害,愤愤不平时,他们往往就用伤人感情的行为进行反击。然后,父母会感觉受到伤害并再度反击,一个报复循环就形成了。
惩罚带来的四个 R 后果:
1.憎恨(Resentment)
不公平!我无法信任大人!
2.报复(Revenge)
现在你们占上风,但是我会讨回来的!
3.叛逆(Rebellion)
我偏要违反你的想法,以证明我不需要照你的话做!
4.退缩(Retreat)
偷偷摸摸(下次就抓不到)或削弱自尊(我很坏)...
而更重要的是,当父母和孩子把焦点放在惩罚上,彼此的负面情绪上升,理性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就会下降。
因此,若我们真的想帮助孩子明白和改变,就要把焦点放回让孩子「体验后果」和「巩固好行为」,利用所犯错误来理解后果和责任。
家长温暖而坚定的做法是:首先从改变自己养育模式的角度来思考,从缓和亲子关系着手,让孩子意识到,犯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下面介绍“矫正错误的4个R”,希望能够帮助到家长。
矫正错误的4个R:
承认(Recognition)
01
意味着你要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是无效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打破僵局,缓和恢复亲子关系。
承担责任(Responsibility)
02
意味着要看到你在错误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比如你做了什么让孩子感到伤心、招致了孩子的反叛、让孩子失去信心等),并且愿意为此做一些事情。
和好(Reconciliation)
03
意味着要告诉孩子,如果你用了任何不尊重的方式对待了TA,让TA感到伤心难过,你很抱歉。当孩子感觉到了爱和尊重,才能避免权力之争和报复循环。
解决问题(Resolution)
04
意味着你和孩子一起合作,想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法。
三、找出你自己在问题中的责任
我们已经了解了孩子行为的错误目的,要如何打破错误目的的循环呢?
关键在于找出你自己在问题中的责任。以下四种方法,建议家长试一试:
1、找一个客观的朋友或心理咨询师谈一谈。
2、写日志,记录下你与孩子之间发生的事。当你再次回看日志时,往往能够得到顿悟。
3、问问你的孩子。承认你以前或许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但你现在想好好倾听孩子的想法。当你用“我认为我做了一些伤害你感情的事”开头时,孩子也会告诉你你做了什么。
4、经常从“错误目的表”中寻找好主意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