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前段时间参加研学活动,向来洒脱的她,竟然在给我打电话时流泪了。
问明缘由,得知,是因研学大巴车司机不问青红皂白就诬陷她乱扔垃圾。当时,车上还有一部分外学部、外班的同学,还有熟悉女儿的老师们,尽管她斩钉截铁地告诉司机不是她扔的,老师也竭力维护她,但是,最终,她还是被司机认定就是一个随手乱扔垃圾的、不守规矩的孩子。
我非常清楚女儿为何会哭。
坚决不乱扔垃圾,在任何环境下发现垃圾都要随手捡起来,如果身边没有垃圾桶,要装在自己的口袋里,直到找到垃圾桶再扔,这都是孩子从小就养成的基本习惯,她已经一丝不苟地执行了十六、七年,我们家向来以此引以为傲。司机这个评价对女儿来说是不公的,对她而言极富有侮辱性。
其实,我知道,这丫头也就这么随口一说,啥事也没有。
猛然想起从小父母对我常说的话:
“吃亏是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我想说,然后呢?
然后,女儿和当年的我一样,可能需要N多年在经历无数人和事的摸爬滚打后才勉强学会脱离忍耐、辨识是非的边界和维护合法权益这件事。
这件事说大,有点夸张;说小,对于我的女儿来说,却是一次自我认同的关键经历。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抓住这次契机,教孩子学会维权,更要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于女儿来说将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成长。
当然,前提是理性处理。
大巴司机是研学方聘用的,属组织与管理失职。作为家长,要想客观处理好这件事,我们要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 不给校方施压。事情本身不大,且校方的组织管理尽心尽责,也是受损方。
第二, 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好是司机正面给出孩子一个回应,或者有一个关于组织方对司机行为的判定。
第三, 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梁。
我是这样做的:
• 1 •
在仅有家长的微信群里客观陈述孩子反馈的事实(实事求是,平和理性,对事不对人;尽可能缩小事态影响范围,不牵连无辜)
• 2 •
向家委会负责人明确对这件事处理的需求(找到沟通的桥梁及具体对接人)
• 3 •
紧密跟踪,直到拿到结果(掌握解决问题的节奏,结果导向)
• 4 •
随时向女儿反馈事件处理的进程(孩子是主角,要让孩子知情,关注孩子情绪)
交流中我发现,女儿有一些顾虑,她也一直表示她啥事也没有,不要给老师们找麻烦。但是,我坚定地告诉女儿:“这件事与你现在“有事没事”没有关系。当你个人受到诋毁、污蔑等伤害,你要拥有第一时间维护自己利益的意识。爸爸妈妈希望你能通过这件事学会维权,有更多正面积极的收获。”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常教育孩子“不能做什么”,给了孩子很多思维上的限制后便没有了下文。
而孩子们需要的是教会TA“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U型理论创始人奥托•夏莫曾说:“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也许我们唯一能确定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将应对更多的混乱,会面临更多打破旧的操作方式的思维模式。”
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就是:
● 帮助孩子厘清与界定人、事、物是非的边界;
● 打破过往的限制,面对和解决问题;
● 给到孩子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只是一个情境下的实操方法;
● 让孩子有迎接未来一切挑战的力量。
《三十而已》中的经典镜头,大家应该还有印象:
顾佳在儿子的家长群里声张正义,惹恼了班里家委会负责人,这位家长竟借机实施了关押、孤立顾佳儿子的报复行为;顾佳得知后,一段很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暴揍对方的镜头却很是大快人心。我想有太多观众因此共鸣,原因可能就是这部电视剧替很多观众解了多年积压在心头的“恨”,而这个“解恨”的过程是顾佳的维权意识在驱使。当然,影视剧用夸张的戏剧手法迎合观众,但,现实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和觉悟:无论个人还是集体,我们的孩子从小应有维护个人或群体的合法权益的意识,守住基本,学会理性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