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不易,在科学育儿理念大行其道的今天,许多父母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和关注一些育儿知识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教育子女。其中,“无条件的爱”这一概念常常会被提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宽严有度”是家长觉得最难操作的。如何做到无条件?如何做到有原则?又如何做到二者兼顾呢?
有的时候,我们说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实际上却是孩子和我们想的一样才会被认为是“独立思考”;我们说要给孩子树立规矩意识,但事实却往往变成没有原则的迁就。
逐渐地,孩子做什么都是正确的,都是天性使然。正常的批评和指正被当作对孩子的伤害。“无条件的爱”仿佛变成了一种 “政治正确”,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无脑夸夸粉”,哪怕孩子做错了事情,也要无条件地支持和拥护,为孩子创造一个没有负面声音的世界。
微博热搜#女孩被闯厕男孩的母亲辱骂#的新闻引发热议
矫枉过正,让爱变得极端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否是我们对“无条件的爱”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英国科幻剧《黑镜》有一集令人印象深刻,讲述了小女孩莎拉在三岁那年的一次走丢,激发起了妈妈强烈的保护欲。
这时,刚好有一个公司在研究一种设备,只要在人的后颈处植入一颗小芯片,就能与一个ipad平板连接,不单只是一个定位GPS,还可以监测身体的血压心率等指标。而且植入者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画面,都可以实时显示在平板上。
持有平板ipad的人,可以选择屏蔽植入者眼睛所看到的画面,还有就是听到的话。
自从丢失后找回了莎拉,妈妈就带莎拉去植入这种芯片。由于害怕莎拉再次受伤,妈妈常常盯着ipad平板。
有一次,在每天上学必经的路上,有一条被关在院子内凶恶吼叫的大狼狗,对此,莎拉十分害怕。妈妈看见后第一时间就通过ipad屏蔽掉这些画面与声音。凶恶的大狼狗瞬间打了上一团马赛克,吼叫声变成了轻柔的嘶嘶声。莎拉就这样每天开开心心地去上了学。
从此,一切让莎拉害怕的东西都好像从这个世界消失了。而且,她妈妈将一切有害信息都隔离开来。比如骂人的脏话,流血受伤的画面......
只要是与这些东西相关的,都将会打上一团马赛克或加上嘶嘶的声音。就连流血,也只能看到马赛克。莎拉仿佛活在了一个”完美无瑕“的纯净世界里。
所以,当她被同学嘲笑是“芯片脑袋”、“连血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时候,她越来越渴望接触妈妈不让她接触的东西。忍不住用铅笔扎伤了自己的手指,想看看自己流血是什么样子的,可是却只能看到一团马赛克。
为此,妈妈带莎拉去医生,医生说她判断人类情感能力有限,难以理解人类情感所表达的含义。
于是,好奇的莎拉开始背着妈妈看暴力恐怖片,被发现后,妈妈怒不可遏,母女俩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愤怒之下,失控的莎拉将ipad平板狠狠砸向了母亲.......
然而,莎拉看到的妈妈依旧是一团被屏蔽的马赛克。从小到大,妈妈为她创造的“纯净世界”使得她对于愤怒、危险缺乏最基本的感知能力,也不知道将平板砸向妈妈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故事到此结束,看似荒诞夸张的剧情,却无一不影射出现实世界的种种现状。妈妈无疑是爱莎拉的,但她未意识到这种以保护之名的爱,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溺爱。
在被各类繁杂的网络信息裹挟下,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常常让人不假思索,就轻易对一件事物下定义。“无条件的爱”这一带有强烈道德优势色彩的词,往往很容易被推向极端化。把「不希望看到孩子痛苦」变成了「不能看到孩子痛苦」,这一来,「爱」就明明白白地等同于:「在行为上迁就孩子的愿望」。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如果我们不去了解恶,而是纯粹地把恶、负面的事物生硬地隔离起来,那么所建立起来的善和正面,也不会是稳固的。”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
在明星亲子综艺《童言有计》中,应采儿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铺张浪费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并且很重视孩子的“餐桌礼仪”教育:
“告诫孩子不能浪费食物;不能把菜都转到孩子面前,让孩子先吃;不能让孩子在饭桌上有特权感,家里不是餐厅,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不少人对应采儿的观点表示不以为然,认为应采儿给孩子定了太多的规矩,是“小题大做”了.
对此,应采儿的回复也是很干脆:“这不是规矩,是基本的礼仪。”
无条件的爱,并不代表溺爱、没有原则和规矩,是“无论你是否满足我的要求,我都一样爱你”,而不是“我什么都不要求你”。
“无条件的爱”是爱的态度,“有规则的爱”是爱的方法。当我们在向孩子表达爱时,请记得做到“情感上的温柔,执行时的坚定”。哪怕批评,也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好与坏,我都与你在一起,我都爱你,我愿意与你一起去面对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