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金秋,培文迎来了一群少年,在新课改之风的吹拂下,少年伸展翅膀,在诗歌中翱翔。开学一个月来,高一老师在教学中,渗透“素养导向,综合育人,实践育人”理念,学生课堂活力四射,思维的火花碰撞出丰硕的果实。下面是高一语文组实施新课改的收获。
教学相长疑里撷趣,思维碰撞惑中生花
——《红烛》教学发微
韩老师
《红烛》是诗人闻一多的作品。是现代诗歌史上很有名的一首新诗,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将其选入,作为“青春”板块的范章。
由于时代的不同,当代学生所接受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念显然不同于《红烛》所处的那个时代,在进行第一单元备课过程中,单元教学目标引起了我的思考:第一单元既然是谈青春的价值,它的限制词是“青春”,重在过程;而红烛又是讲奉献,“奉献”在于结果。将奉献的结果与青春的过程等同起来,是不是有点牵强?带着这个问题,我请教了组内前辈,查阅了大量的教学范本,以及不同时期人们对于《红烛》的评价,试图来解开这个困惑。尽管这样,我也依然囿于自己狭隘的思想,钻在牛角尖里出不来。
带着这个困惑,我走上了课堂。我与学生一起反复读了这首诗,一起了解了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他的象征意义,最后我把我的困惑抛给了学生:红烛的奉献和我们第一单元的青春有什么关系?
同学甲:青春需要奉献,奉献是青春最美的一种品质。
答案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这个答案放之四海而皆行,太过于笼统,显然不是我想要的。于是我又问:读诗要知人论世,我们前面讲了诗歌的创作背景,能否结合背景再来充实一下这个答案?
同学乙跃跃欲试:革命需要奉献,只有不断地燃烧,才能“救出他们的灵魂/捣破他们的监狱”才能“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才能创造光明的世界。
显然,这个答案已经走进了文本,理解了作者的心意,但是依然觉得缺少一点什么。如果作者仅仅只是在赞扬红烛这种奉献精神对于革命的意义,岂不是太过狭隘?那么我们能不能再拔高一下这首诗的内涵?
同学丙:青春是革命的青春,奉献是革命的奉献,中国的革命如火如荼,正如人一生中最光华灿烂的时刻。
显然,到此,答案已经浮出水面,从“青春”这个词出发,挖掘词语的革命含义,是对词语内涵的充实,思维充分,逻辑细腻。青春不仅是人的青春,他更是中国革命的青春;奉献不仅是红烛的奉献,他更是前赴后继的革命人士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畏牺牲,负重前行的自我奉献。是啊,这不正是从红烛到到理想人格的升华吗?这不正是单元教学目标中所提出的“青春价值”吗?我想到了“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我想到了“一日有一日之黎明,一稘有一稘之黎明,个人有个人之青春,国家有国家之青春。”从个人,到革命,从革命到国家,从国家再到个人的思想高度,青春与奉献一以贯之,不能生硬地去融合或者撕裂,而应该站在文本的角度去理解,站在时代的背景下去解读。我这才理解到作者的用意,才理解到编者的良苦用心。
通过一堂普普通通的语文课,我深刻地认识到,备课再充分,不走进课堂,不深入学生,教师和学生也是两张皮。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一步一步地启迪,学生也能冒出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回答显然更能激发教师的认知,而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通过这样思维的碰撞,困惑就能迎刃而解。教学相长,是也!
沁园春.延安培文
王老师
桂问清秋,云卷天舒,
圣地重游。对群山苍莽,
延河激宕,宝塔依旧,
百尺高楼。长征雄奇,
枣园丰伟,万种风流耀神州。
俱往矣,叹今朝吾辈,
谁来煮酒?
中原才俊乘桴。兴教育鸿儒来此途,
聚五湖之士,八方学子,
钟灵毓秀,壮志踌躇。
垦拓荒山,引来桃李,
即日花开天下求。
培英秀,
文中庸之道,盛世宏图。
课堂拾萃(高一11班)
既不惧岁月,便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梁心怡
即天各一方,便约定七夕,淮水竹亭----------顾雨轩
既无法改变,便顺其自然,既踏上征程,便不惧山高路远----郝佑多
月光小曲
既酿一壶酒,便借三分月光,
洗去忧思惆怅,红烛罗帐,
既焚一炷香,便享三分幽静,
听着钟声木鱼,回味雨榭歌台。------王彦婷
昏。兴
17班李美聊
树摇叶落,
雀儿惊措,
无风,
眼下痴儿问天阔。
彤云暗访,
雨娘戏过,
踏水,
小童无赖溪边卧。
昏。雨
17班李美聊
小雨无声见青岩,
仙云雾霭共徘徊。
孤舟寂寞映水绿,
万古英雄可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