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关于孩子在成长中由于对金钱没有正确的认知而导致的问题频频出现。用父母的手机在各类软件中大额充值、给主播刷礼物、购买虚拟游戏装备等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事件背后都反映出孩子金钱观教育的缺失。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正确的金钱观培养至关重要。何时开始对孩子进行金钱方面的教育?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教育?这些问题让家长头疼不已。
下面,小善老师来讲一讲有关孩子金钱观培养的几个重点,助你拥有直面这个“难题”的勇气。
1.在金钱上给足孩子安全感
“爸爸,妈妈,我们家有多少钱呀?”“我是小公主,我们家是不是很有钱呀?”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上都少不了。
不少父母听到这个问题如临大敌,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说家里有钱,怕孩子出去和朋友乱说,也怕孩子养成大手大脚的坏毛病;说没钱,又怕孩子理解错误,以为自己生活穷苦,产生心理压力。
几经思索,只能说还行、够用等敷衍的话,或是直接以“问这个干什么?”、“这和你没关系”等话语强行岔开。
其实家长在碰到孩子的疑问时不用过于敏感,也别想的太多。孩子刚刚接触到金钱的概念,有这样的好奇和疑问是很正常的,还是应当真诚地作出回应,给足孩子安全感即可。
避而不谈或总是岔开问题,会让孩子觉得金钱是个负面的概念,虽然后续渐渐不会再问起,但孩子的潜意识中逐渐留下了“钱不是好东西”的错误印象,未来金钱观的成长自然更易出问题。
过度夸张的回答同样不利于孩子成长。“我们家可有钱了,你想买什么都可以”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花钱容易大手大脚,毫无节制意识。而父母经常哭穷或是过度夸张自己挣钱的不易,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如他人,从而陷入自卑的情绪。
最好的答案是实事求是,“我们家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一家人的正常生活是完全可以保证的。”这样的回答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也自然而真诚的让孩子对家庭的财富有了初步了解。
家长一定要及时给孩子建立金钱的意识,并尽早做好被问的准备。
2.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金钱观教育方式
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孩子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来普及金钱的概念,也是家长的必修课。
3-5岁的孩子,刚刚建立对外界的认知,他们对钱的概念是模糊的雏形。
他们会认为爸爸妈妈就像魔术师或者超人,可以满足他们想要的一切玩具。这时候是给孩子介绍金钱价值的好时机。这种教育主要是概念上的输入,尽可能给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即可。
6-9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明白一些道理和简单逻辑,这时候孩子已经知道钱的作用是用来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这时候家长需要给孩子普及存取款的一些简单知识,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考虑用劳动来换取金钱报酬,并让他自己决定如何使用。
10岁左右甚至更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很好地思考逻辑,可以通过对比选择更好的东西,这也是训练孩子如何明智花钱的好机会。
告诉孩子你为一件事的预算是多少,有限的钱买了喜欢的鞋子,就不够买喜欢的游戏机或者服装,让孩子学会在支出上有所取舍并能妥善安排。
3.著名的教育家罗伯特·清琦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就有人取代你教训孩子。这个人会是谁呢?可能是债主,可能是奸商,也可能是警察和骗子!”
父母要尽早让孩子养成正确的金钱观,告诉孩子钱固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要用平常心看待金钱。这样的孩子能更早明白用劳动获得报酬,养成节约意识,学会合理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