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关上门”这件事之前,我想说先说说,孩子是否有属于自己的一扇“门”?
这个“门”有两层含义:
一个是指:物理空间,即孩子是否有自己独立的一个房间?
另一个是指:主观的心理空间,即孩子是否有自己的思考空间?比如你说孩子感到父母的“过度关心”,这时有可能是孩子感到自己的心理空间被打扰了,不自在了。
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比如,过去一大家子人一起住,大部分孩子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也没觉得不自在。那时,即使自己没有独立的物理空间,大家也可以有相互尊重的关系,每个人内心的心理空间都尽量不被打扰,共处一室保持自在状态,甚至其乐融融。
但事实上,物理空间还是会对心理空间造成影响,或者说前者反映后者。因为,有一些孩子对环境比一般人更加敏感,尤其是一些在文艺方面有天分、情绪感受力强又容易受暗示和影响的人,他们心理空间总会受到周围各种气氛的侵扰,这时如果没有一个独立的房间给TA,尤其是在孩子小时候,那可能就是一种痛苦和制约。
当然,有没有自己一个独立的房间并不必然导致心理问题。作为父母需要考虑的可能是如何维护孩子心理空间的自在感,同时又能让孩子和家人们维系一个相互尊重和关爱的关系。
记得两年前我们举家搬迁至南方,需要面临一个高于老家很多倍房租价格租房的问题。当时,我们为此召开了家庭会议,大家一致认为再苦再难也要租一套三居室房子——一方面我们是三代同住,另一方面需要给即将寄宿读初三的女儿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房间。这个空间的功能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休息好,还是为了让孩子有个放松的、私密的、自洽的空间。
而,一周只回家一天的女儿,每周无论学习、娱乐还是休息,都有权力把门关上,独享待在她自己空间里的自由。这个房间就是女儿获得尊重,获得支持,情绪宣泄,安全而自由的领地。
那么,孩子学习时需要关上门吗?
我个人认为因人而异。有没有自己的房间,对有些“皮实”孩子的成长不是必需品,但对一些敏感的孩子是必要的。这能够帮助后者形成完整的心理空间。
自觉性和自尊感强的孩子,如果孩子提出关上房间门学习,我们就需要大力支持和充分的信任。这一点,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很重要。否则,刻意地强制性地向孩子提出打开门的要求,孩子会反感,敏感的孩子还会因此失去自信心,以及失去独立自主学习的动力。
相反,一些孩子需要将其自觉性和习惯都培养好之后才能选择让其关起门来学习。
但是,无论教学实践经验还是育儿经验都告诉了我一个事实:
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而是他没有能力摆脱。
近期一些朋友和同事也和我探讨过孩子学习时是否让TA关上房间的门这个话题。我想分享的是:我是很放心地让我的孩子关上门去学习或者玩耍的。家长们的这份担忧其实是对自己和孩子都没有足够的信任和确定。而这一点,可能会长期困扰孩子,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
其实要想改善这种状态的方法很简单,但越是简单,越是难以做到,关键是家长的内心是否愿意去做。很多家长对孩子确实很用心,形影不离地“陪伴”,事事“督促”,时时“跟踪”,但实际上很多家长的行为里教育要素很少,更多地是“指令”和“监视”。
而指令和监视并非就是教育,指令和监视的主要成分是管制。
就人的天性来说,没有人喜欢自己眼前整天矗立一个“监督者”。所有对“监督者”的服从都伴随着压抑和不快,都会形成内心的冲突。孩子当然不会对这个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但TA会因此经常感到不舒服,觉得做什么事都不自由,常不能令大人满意,这会让TA感觉很烦。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TA慢慢变得不听话、没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闷。
因此,家长一定要对“过犹不及”这回事有所警觉,不要在孩子面前充当“监督者”(尽管是以温和的爱的形式出现)。
“不说”是件比“说”更难做到的事。
孩子的行为每天都在对我们家长的心理形成挑战,这需要家长用足够的理智和耐心去消解这件事。“无为而治”,也许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人生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去“管”的,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最珍爱的东西。孩子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地成长。孩子是一个完美独立存在的世界,TA小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TA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
假如,我们家长拥有有农人的信念和适度,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