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专注或不坚持时,常常会下意识地认为:孩子“不认真”、“吃不了苦”。于是,为了能让孩子好好学习,父母们可谓是各显神通,苦口婆心,形成了四大“劝学”流派:
# 1、 画饼流
灌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至高理念,“学习决定了你未来的财富、地位、幸福程度……如果你不努力学,你就会变成失败者”
# 2、 大棒流
用父母的权威逼迫孩子学习,开启“虎妈狼爸”模式
# 3、卖惨流
如果孩子不好好学,就告诉他:“爸妈养你多不容易,为你付出了太多,你还不认真学习,对得起我们吗?
# 4、诱惑流
“你如果能够考到多少分或者进步到多少名,妈妈就给你买你最喜欢的×××”
如果发现其中某一招不好用就会切换到其他几招上,或者多招混合使用。
最后,招数用完了,你想要的效果达到了吗?
电子游戏最懂人类的大脑
《魔兽世界》作为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的网络游戏之一,自2004年在北美公测开始,已经走过了第17个年头。
如果把全球玩家在《魔兽世界》这款大型角色扮演游戏中,自2004年推出以来花在上面的小时数加起来,就得到了500亿个小时,约等于593万年。
如果把这个数字放在历史的长河里:593万年前,我们最早的人类祖先第一次站起身来。从这个尺度上看,我们玩《魔兽世界》所花的时间,相当于人类物种演进的时间。
为什么电子游戏能够让孩子欲罢不能,即便是在游戏里被虐千百次也能够百折不挠,继续努力通关而不放弃?
“网络游戏风靡的背后,是发明者利用合理的激励机制,对玩家大脑系统的操控。”
究其根源,游戏是以刺激大脑奖励中枢、促进多巴胺分泌为原理而设计的,它最核心的逻辑就是如何让玩家继续玩下去。
所以,你会发现在游戏过程中,孩子包括你自己,都能够体会到一种超常的大脑活跃感,就像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瘾”,无论是篮球比赛、棋牌游戏或是网络游戏、手机游戏。
除了生理因素之外,TED大会新锐演讲者简•麦戈尼格尔在《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提出,所有的游戏都有4个决定性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自愿参与。通过这“四大法宝”牢牢抓住了孩子的心理,让他们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 目标:
它吸引了玩家的注意力,不断调整他们的参与度。
# 规则:
为玩家如何实现目标做出限制,推动玩家去探索此前未知的可能空间。规则可以释放玩家的创造力,培养玩家的策略性思维。
# 反馈系统:
告诉玩家距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它通过点数、级别、得分、进度条等形式来反映。反馈系统最基本也最简单的形式,就是让玩家认识到一个客观结果:“等……的时候,游戏就结束了。”对玩家而言,实时反馈是一种承诺:目标绝对是可以达到的,它给了人们继续玩下去的动力。
# 自愿参与:
了解是建立多人游戏的共同基础。任意参与和离去的自由,则是为了保证玩家把游戏中蓄意设计的高压挑战工作视为安全且愉快的活动。
掌握这“四大法宝”,电子游戏可谓是“玩转”人类大脑。当然,有人会质疑:游戏终究是游戏,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吗?这“四大法宝”可以迁移到学习上吗?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电子游戏可以告诉你一切
根据上述“四大法宝”,临床心理学博士托德老师在《点燃孩子的学习动力》一书中总结出4种最典型也最容易应用到学习当中的激励模式:
1、饥饿营销:
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饥饿营销的原理,就是引起人类本能中对稀有事物的追求动力。
一位妈妈曾经分享了女儿初学钢琴的事:
她要求女儿每天回家后,只能弹10分钟钢琴,并且定好闹钟,一边听着女儿弹钢琴声,一边特别陶醉地感叹:“到底是钢琴啊,演奏出多美妙的声音啊!”但10分钟过后,哪怕女儿还想弹,妈妈都要求停止,并且开心地说:“宝贝,明天继续吧。”
第二天,女儿一放学回来,就早早地坐在钢琴凳上,等着新一轮的练习。而新的练习又是那么短暂和美好,直到学习的内容难度增加,妈妈才允许女儿把练琴的时间增加到20分钟。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的期待,女儿终于彻底爱上了弹钢琴,成了钢琴老师那里最努力的学生,而这种努力没有功利性的目的,没有任何强迫,纯粹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要注意的是,饥饿营销只适用于激发兴趣的第一步。在孩子兴趣还没有被点燃的时候,制造新奇感。这个时候,新奇等于神秘,而神秘会产生兴趣。而当兴趣产生的渴望,被按照一定的节奏满足,会引发出更大的渴望!
2、 目标设置:
通过设计、分解目标的方式,让孩子对完成目标产生信心并获得成就感。
现在很多的背单词app都开始趣味游戏化,设置有过关性质的背单词游戏。将单词分组成一个个单元,每个单元进行过关打卡,极大激发了孩子完成目标的积极性。
3、 思维培养:
通过改变思维方式,让孩子相信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是可以持续提升的,关键就在于,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对学习具有“控制感”。
就比如制定计划,除了专注、改进之外,最重要的是保证能给孩子留出弹性时间。一方面,考虑到意外情况,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感去调整。
前一周的计划(h=小时)
调整后的计划(h=小时)
这里的核心就是,每天一定预留1.5~2小时的缓冲时间,一定要预留!
4、 奖励方式:
科学的奖励方式能够提高学习动力,而错误的奖励方式会降低动力。
美国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迪克斯鲁德说过:“奖励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也有助于孩子改变行为,实现短期目标。奖励也同时可以让大脑对无聊的任务保持活跃,继而完成枯燥的任务。但是,它更多的功能是让孩子合作,而非激发孩子长久的动力。”
因此,奖励对于保持兴趣动力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方法多种多样,但父母们在面对孩子时还是要谨慎使用。
爸妈茶话会
孩子最喜欢玩的一款游戏是什么?试着和孩子一起玩一次吧,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