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我们哪有时间,单位忙的要死,回到家还要洗衣服、做饭、带孩子
孩子考试要考阅读理解,所以直接让孩子读就好了,我们父母没必要读了。
我太难了!现在的孩子就爱玩手机,不爱看书。
亲子共读有必要吗?
孩子适合读哪些书?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
别担心,今天就教给大家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好方法,不妨试试看。
你会发现,让孩子爱上阅读,其实没你想的那么难。
不要以“有没有用”
来衡量孩子阅读的价值
在孩子眼里,阅读常常是无目的和意义的,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认为:“这本书太有趣了,我喜欢里面的人物,我很对里面的故事很感兴趣。”
即使对成人来说,持久的阅读兴趣也是来源于书籍的“有趣”而不是“有用”,除非是为了研究和学习。
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追求任何教化目的,完全摆脱功利性、符合他们口味的书籍最受他们欢迎。
家长在书籍的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所以家长不要完全用成人的眼光来挑选,更不要以“有没有用”作为价值判断,尽量选择能让你的孩子感兴趣和兴奋地阅读,找到一本适合他们一个兴趣爱好的。
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产生自己与世界产生联结的交汇之处。这样读过的书越多,越有利于塑造孩子正确的三观,内心世界也会越丰富。
想让孩子爱上阅读
这个坑一定不要踩
小学阶段,如何做好亲子共读?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发展理论,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正刚刚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发展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孩子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局限于具体情境。
因此,在小学阶段,孩子开始学习拼音识字,从图画阅读过渡图文阅读,就需要有针对性地给孩子阅读适合的书籍,来激发、促进孩子的阅读能力发展。
小学低年级:
小学一、二年级,孩子将完成从拼音到汉字的基础学习。这个时候,孩子的阅读可以以“桥梁书”为主,“桥梁书”的形式是文字配拼音、图画,是专为小学低年级孩子准备的。通过阅读桥梁书,孩子们将学会独自阅读、学会享受阅读、逐渐建立阅读的自信和习惯;完成从图画书到整本文字书阅读的过渡。
书名星级阅读年龄阅读方式
《绝非普通人》★★★★★大班亲子共读 独立阅读
《花袜子小乌鸦》★★★★★大班亲子共读 独立阅读
《剑龙东东》、《东东被绑架》★★大班 亲子共读
《神奇校车》★★★★★中班、大班 亲子共读 独立阅读
《青蛙和蟾蜍》★★大班亲子共读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一年级亲子共读 独立阅读
《晴天有时下猪》★★★一、二年级亲子共读 独立阅读
《字的童话》★★★★★二年级独立阅读
《洋葱头博士》★★★★二年级独立阅读
《老鼠记者》★★★★★二、三年级独立阅读
《法布尔昆虫记》★★★★★二、三年级独立阅读
《小屁孩树屋历险记》★★★★★二、三年级独立阅读
《小屁孩日记》★★★★★三年级独立阅读
《神奇树屋》★★★★三年级独立阅读
《小淘气尼古拉的绝版故事》★★★★★三、四年级独立阅读
《淘气包日记》★★★★★三年级独立阅读
有一位妈妈就在网上分享了自家孩子读过的桥梁书
为了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一位妈妈为刚上小学的孩子买了一套《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桥梁书》。没想到孩子非常喜欢,里面的插图清新淡雅,所选文章都是朱自清、鲁迅、林海音等大家的经典作品。读起来满口生香,潜移默化中,也为孩子良好的文学素养打下基础。
小学高年级:
进入小学三年级后,孩子已经完成识字阶段,应该让他学会用自己所学的汉字,在没有家长的陪同下,独立地阅读适合他的图书了。
但是,进入这个阶段之后,并不意味着家长与孩子共读的任务已经完成,读书就是孩子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了。
恰恰相反,此时,亲子共读进入了一个最关键的阶段,因为在这之后,正是孩子的认知能力突飞猛进,开始睁开眼看世界、看人生,开始逐渐形成三观的时期。
如果能够做到读孩子所读,爱孩子所爱,并把自己喜欢的好书也推荐给孩子,与孩子形成良性互动。那么,阅读就将真正发挥出它最强大的功效,帮助孩子解决一系列成长的烦恼,也将化解家长们的不少焦虑。
Get√这三招
二次创作让孩子更爱阅读
除了读后感,日记,还有什么能更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不妨试试,让孩子来一次二次创作吧~
引导、启发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改写、续写等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写出属于他们的故事,编写更有趣的台词。这是阅读后的最有趣、最有创意的输出方式之一。
1、 为故事前传
在北京某学校的教室里,郭老师手拿一只金球讲《青蛙王子》的故事。故事讲完后,郭老师问孩子们:
“王子从故事一开始就是一只青蛙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王子为什么会变成一只青蛙?”
郭老师进行启发式提问:
“王子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开始了创意编剧:
“那是因为他喝了有毒的井水。”
郭老师继续提问:
“井水怎么突然有毒了?”
“那是女巫干的,女巫把做魔法实验的污水排放到地下,结果污染了井水。”
郭老师再问:
“那王子在王宫里,怎么会喝到井水呢?”
“王子有一次参加邻国的宴会时多喝了几杯,口很渴,在回来的路上路过一片森林,发现了一口井,就饮用了井水。”
于是,低年级版本的《青蛙王子前传》便出炉了。通过步步引导,让孩子们对一个本身就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产生了新的阅读体验,进一步促进了孩子们的创意思维发展。
2、改编、续写文学经典
当孩子阅读完一本书后,可以建议孩子尝试着改编或续写故事。
例如,改写《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木兰》的结局,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一般来说,孩子们都会觉得这样做很有趣。不拘泥于已有的故事框架,他们可以脑洞大开,天马行空地想象,创作出来的成果往往让人拍案叫绝。
3、改编社会新闻为剧本
不局限于书本,社会热点事件也可以成为孩子们的剧本改编素材。有段时间,深圳有个白血病儿童的父亲网络撰文求捐款的事情一度成为热点,郭老师便以此为内容设计了一堂教育戏剧课。课程的重点不在于是否捐款,毕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中,捐不捐款是个人的自由,课程的重点是促使学生们思考,如何帮助这个患白血病的孩子。郭老师让学生们以此为内容,写一个小剧本。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孩子们开始思考一些现实问题,开始理解社会。最终,我们教会学生们的不是写作,而是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是如何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如何为这样的选择负责任的能力。